怎么样?怎么了?怎么办?内蒙古日报记者三问国企改革

25.11.2014  13:55

  原标题:三问国企改革

    发展,总是与改革的命运紧密相关。

  年轮的指针指向2014年冬,内蒙古国企改革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两个时段渐次清晰:

  1978—2014,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内蒙古国企改革走过36个春秋;

  2013—2014,在“8337”发展思路与全面深化改革理念引领下,内蒙古国企风雨无阻、扬帆奋进。

  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交互重叠的国企发展时段,是以“改革”命名的光辉岁月。

  抚今追昔,站在打造经济发展亮丽风景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潮头展望未来,全球经济低迷形势下的我区国企需要直面三大课题:

  国企怎么样?

  国企怎么了?

  国企怎么办?

  探究问号背后的答案,我们在感动中品味,在领悟中掩卷沉思……

   国企怎么样?

  “经济脊梁。”

  “经济支柱。”

  ……

  经过36年的改革洗礼,当上述荣誉和光环依然罩在今天的内蒙古国企头上时,问心无愧的我区国企已成为“8337”发展思路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忠实践行者。

  改革新元年,翻开我区“国企改革创新发展年志”,你会掂出上述光环与荣誉的沉甸甸分量:

  稀土钢高档板材生产线的正式投产运营,标志着内蒙古国企钢铁生产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产、供、销、研、用”一体化联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问世,成为内蒙古国企问鼎经济转型的“撒手锏”;

  “清洁电网和效益型、服务型、智能化电网”之战略改革目标的确立,成为内蒙古国企打造“责任蒙电”品牌的最大亮点;

  由“输出木材”到“输出绿色”的华丽转身,让内蒙古林区国企完成了产业升级转型,大兴安岭林区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度假基地;

  凭着我区国企拥有的自主产权技术,内蒙古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型汽车制造基地,产品远销周边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凭着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勇气,在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产权交易、融资担保等领域,内蒙古国企正在建成封闭运行的全产业链;

  ……

  改革决定命运,创新才有希望。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推行,为内蒙古国有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开辟出无比广阔的前景:

  目前,占企业户数不到10%的全区国企,却创造了40%的GDP,为内蒙古实现稳增长立下了赫赫战功;

  国企工业利润占到全区工业利润总额的30%以上,为内蒙古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树起一面旗帜;

  全区国企产业转型投资额占到全区投资总额的30%以上,为内蒙古扩大有效需求保增长树起一座风向标;

  ……

  内蒙古社科院专家指出:

  “在经济形势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区国企依然能坚挺在改革创新最前沿,实属不易!”

  “规模以上国企由几千户‘瘦身’到几百户的情况下,内蒙古国企依然能成为稳增长之中流砥柱,真的无愧于‘经济脊梁’这一称号!”

  顺应潮流,方能开启改革征程。

  我区国企的改革创新动力,源于内蒙古高屋建瓴的现实忧患与发展部署:

  “要按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强化监管。”

  “要围绕投资决策、资本运营、产权交易、销售采购等企业经营管理关键环节,加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

  放眼未来,才能担起历史使命。

  内蒙古国企的崛起,源于全区国有骨干企业站位高远而又无比坚定的产业转型:

  冶金领域,内蒙古国企研发出功能性合金、特钢、稀土钢等一批站在世界前沿的产品,为我区打造“百年老店”企业推开了希望之门;

  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领域,内蒙古国企已是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阵营的领跑者;

  新兴产业领域,我区国企的稀土、煤电下游深加工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医疗、航空等60多个行业,填补了10多项国际市场空白;

  ……

  若干年后,人们会看到:

  内蒙古国企改革创新催生的发展之变,是决定内蒙古经济命运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