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墒情简报(2017年第14期)

24.05.2017  17:42
                                                         全区大部喜降透雨、旱情有效缓解

   一、墒情状况

   1 、气象条件。 5月18日~22日,我区农业气象条件呈现“气温回落、普遍降雨”的特点。受冷空气影响,全区气温降低8~10℃,昼夜温差大,其中呼伦贝尔市岭东部分农区出现0℃以下霜冻,对当地已出苗大豆产生不利影响;21~22日,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小到大雨,其中有效降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偏南、中部大部地区,最大降雨量达55毫米,大部地区雨水入渗土层为8~28厘米;本次降雨对改善土壤墒情、缓解旱情起到重要作用,对播种及作物出苗和生长非常有利。

   2 、墒情变化。 据全区45个旗县225个墒情定位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除呼伦贝尔市岭西地区墒情不足外,大兴安岭南麓区、燕山丘陵旱作区大部和阴山南北麓地区旱情有效缓解,其余地区墒情适宜。据全区土肥系统统计,截至5月22日,除呼伦贝尔市西部及通辽市奈曼旗局部存在因旱未播的耕地外,其余地区因降雨补充土壤水分,旱区耕地基本适播。

  全区土壤墒情状况具体如下:全区1亿多亩耕地中,土壤墒情过多面积约为5%,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局部和巴彦淖尔市局部;土壤墒情适宜面积约为92%;土壤墒情不足面积约为3%。与上期环比墒情过多面积增加了4个百分点,墒情不足面积减少了50个百分点,墒情适宜面积增加了4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墒情不足面积减少约9个百分点,墒情适宜面积增加约7个百分点,墒情过多面积增加约2个百分点。其中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旱情有效缓解,适播面积大幅扩增。

   二、趋势预测

  据气象预测,本月27~28日东部和中部偏东地区会出现小雨天气,将进一步缓解东部地区旱情;同时气温会小幅回升。预测近期中西部部分地区墒情会下滑,其余地区墒情适宜。

   三、措施建议

   1 、好雨贵如油,全力抢播降损失。 21~22日全区性的降雨对我区受旱地区播种极为有利,建议兴安盟部分地区、通辽市大部、赤峰市大部及乌兰察布市大部前期因旱未播的农户应抓住现有的有利墒情条件抢墒播种、移栽,将因旱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播种较晚农户可选择生育期适宜本地区的晚播作物(如谷子、荞麦、绿豆、笤帚苗子等);播种后要及时镇压,防止跑墒;墒情依然较差地块,积极利用现有水源,努力寻找新的水源,增加有效灌溉面积,重点应用好坐水种技术,保时保量播种;干埋等雨旱作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方式进行播种。

   2 、做好苗期管理工作,力争保全苗促壮苗。 播种较晚正出苗的地块因降雨可能会造成土壤板结,建议农户雨后及时放苗、引苗,防止土地板结影响玉米等作物出苗,已经出苗的地块应及时查苗补苗以保全苗。

   3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作物水肥需求。 全区大部地区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即将接近尾声,部分地区玉米已长到三叶一心。建议农户借助本次降雨加强水肥管理,降雨量无法满足作物生长的地区要通过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及时为受旱作物输送水分。西部地区小麦处于分蘖-拔节期,目前需肥量较大,要结合灌水增施尿素,其他作物要根据苗情状况提前规划好田间管理工作,为今后追肥、灌溉、中耕等农艺措施做好物资准备及机械维护工作;播种完毕的农户,要时刻关注农田病虫草害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