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特写:春运站台上演“敖包相会”

16.02.2015  09:49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草原民歌《敖包相会》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而内蒙古集通铁路的千里铁道线上,却上演着一场真人版的“敖包相会”。2月15日,春运的高峰期,记者在列车上见证了这温馨的一幕。

   “k1382次列车接近,请做好上水准备。” 15日5点50分,电台里传来了接车通知。

  集通铁路大板车务段的张淑英和工友们全副武装,列队跨过站台,准备为今晚的第15趟客车加水。5点58分,列车缓缓驶入大板站,伴随着火车停稳,身材瘦小的张淑英熟练地拉着笨重的胶皮管向列车注水口加水。

  “李车长,赶紧捯饬捯饬跟嫂子小聚一下。”几个在餐车用餐的年轻列车员向列车长李振和调侃道。虽说李振和表面憨憨一笑,心里却像是踢翻了五味瓶:冬春运以来,自己忙着培训、值乘、开会,在家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儿子正备战高考,媳妇除了照顾老妈和孩子外,还担负着客车上水工作,家里外头一肩挑。

  丈夫李振和是内蒙古集通公司呼和浩特客运段的一位列车长,2015年两人迎来了婚后的第18个春运。虽然同为铁路职工,可一个在车上、一个在车下,常年聚少离多。担任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的李振和回趟家得间隔8天,每次李振和出乘的列车停靠在大板车站的短短12分钟,便成为两个人短暂的“敖包相会”。

  “餐车和卧铺车厢缺水量加大,动作得快点。”“妈和儿子还好吗?”李振和询问着。

  “都挺好的。”张淑英一边回答丈夫的话,一边拔掉皮管,拽着皮管跑到下一节车厢的注水口处。很快上水管被接通,听着嗤嗤畅快的上水声,夫妻二人不约而同地漏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同事的眼中张淑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女汉子”。平时,除了照顾即将备战高考的儿子和年迈的婆婆外,作为上水员的她,一个班还要完成18趟旅客列车、50多节车厢的上水任务、走行往返近10公里。其中16趟列车停靠时间都在深夜,深冬的巴林草原夜平均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多少个寒风的夜里,她走上列车的那一刹那,也盼着与丈夫的相逢。

  利用正在注水的间隙,张淑英为李振和整理了一下领带,关切地问张淑英:“我给你买的热脚贴垫着呢吗?”一边摘下张淑英的手套,为她搓手。

  今年春节依然无法过上一个团圆年,张淑英三十当班,李振和折返到呼和浩特。

  “我们这些铁路职工,压根就没有过年过节的概念。要想和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那就得等到退休的时候了。”6点07分,还有五分钟列车就要开车了,此时张淑英正在为第四节车厢上水。李振和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离开。

   “媳妇,这个给你。”李振和不好意思地捧起了玫瑰花。张淑英开心地接过鲜花,嘴上却埋怨丈夫瞎花钱。

  站停的12分钟转瞬即逝,开车铃声急促响起,丈夫与妻子依依惜别,那一幕已成为千里集通线上的一道浪漫的风景线。(记者 张丽娜)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