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今年将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15.02.2015  12:58

  去年,呼和浩特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今年,呼和浩特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去年,呼和浩特市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市级264项精简到87项,减少6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成立了全市财政管理委员会,规范重大资金使用,建立财政存量资金盘活机制,整合资金4亿元,优先用于农村“十个全覆盖”等民生工程。推进国企改革,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列入政府组成部门,研究出台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工资总额及用工总量管理制度,启动了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加强了新型城镇化制度设计,编制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意见》,修订实施了《呼和浩特市户籍管理办法》。加强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完善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底价确定办法,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办法,推动环卫、园林、社区、农业科技等领域向社会购买服务。电力市场改革积极推进,我市有10户企业纳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系统,享受优惠政策。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我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释放动力和活力。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包括: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取消下放一批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前置审批,启动推广网上审批模式。探索建立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职责清单制度。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融资发债等制度,强化监督监管,推动混合所有制向更广领域、更宽范围实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公开,优化收支结构,合理界定市、县事权划分和支持责任,保障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资金需求。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探索启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研究制定特许经营、合作定价等相关办法,在公路、轨道交通、环境污染等公益或准公益事业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开展深度合作。结合发展实际,稳步推进阶梯水价、风电开发权有偿出让等改革事项。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及时研究跟进土地制度、普通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等改革事项。

      同时,呼和浩特市还将不断深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草原丝绸之路起点和枢纽城市的作用,加强区域间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力。紧紧把握国家深化中俄、中蒙战略合作机遇,承办好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主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务实合作,承接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重启“如意号”国际集装箱专列,继续推动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区。落实好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的互联互通,加强商贸、文化、旅游、科技等软件的互联互通。安排好民族商品交易会、昭君文化节、草原文化节等品牌会展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责任编辑 魏莉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