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鄂尔多斯市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纪实

28.01.2016  12:29

大型民族舞剧《森吉德玛》剧照。

  不久前,30集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风暴》在央视播出,引发了追剧热潮,在全国掀起一场“鄂尔多斯风暴”。

  其实,“鄂尔多斯风暴”由来已久,并非一日而成。鄂尔多斯文学艺术事业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具备了掀起“风暴”的底气和实力,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爆发,《鄂尔多斯风暴》的播出便是契机。可以说,“鄂尔多斯风暴”实则是“鄂尔多斯文艺风暴”。藉由这场“风暴”,鄂尔多斯文艺再次跃入大众视线,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同。

  近年来,我市连续出台《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艺术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关于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扶持政策,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下,全市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创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产生了一大批为大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作者,不少获得了国家、自治区级奖项。多年精心浇灌,使得鄂尔多斯这片沃土上,芳华满园、万紫千红。

   五级网络“精神大餐”惠全民

  2013年11月,我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重要节点,含金量不言而喻。

  为了给这块“招牌”着上鲜艳的色彩,我市紧握妙笔,灵动游弋于全盘之上,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创了以市、旗两级为骨干,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和嘎查村为基础,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和民间组织为延伸,流动文化为枢纽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五级网络,落点在惠民,意义也在惠民。这个独创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把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文化户和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让这一份“精神大餐”全方位惠及于民,360度无死角。

  “固定”阵地建设成效卓著。市和旗区均建有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全市博物馆(纪念馆)达30座。全市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使用功能都实现了“十个一”要求。全市906个行政嘎查村和社区全部建有文化室,70%的嘎查村文化室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实现了“四个一”要求。9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实现了“七个一”要求。60%的嘎查村实现了文明嘎查村“十五个一”建设标准。

  “流动”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各级文化服务机构就近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文艺表演、文物展陈、书画摄影展览,举办“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文化节(那达慕)”、民族民间专题“文化日”达3000场次;全市1013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市人均每周参加文化活动在5小时以上;流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和电影站把文化送到每一个角落,乌兰牧骑每年为基层巡回演出百场以上;“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掌上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细致体贴的措施让群众的数字化生活新鲜多彩。

  民间自办组织结出硕果。全市娱乐型、文艺型、知识型、科技型等各类家庭文化户达1万多户,“文化独贵龙”、民间艺术团、民间文化协会近千支,建成了“城镇10分钟文化圈、农村2公里文化圈、牧区10公里文化圈”。鄂托克前旗民俗文化协会组织了“千人四胡演奏队”、“千人三弦演奏队”和“千人筷子舞队”;乌审旗的马头琴交响乐团和“千人马头琴演奏队”等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精彩的演出为观众献上一场国际化的艺术盛宴。

  2011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我市累计完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139万平方米,人均0.69平方米。全市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覆盖率、收益率均达100%。成功创建了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成为全国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创新不止,脚步不停。在已有的体系之上,我市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积极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鼓励、扶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供给。2015年8月份,出台了《鄂尔多斯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扶持文化类民办非营利组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促进文化类民办非营利组织繁荣发展,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015年9月16日至17日,全区基层文化建设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度认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宫秉祥对鄂尔多斯基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鄂尔多斯市的基层文化建设有特点、接地气、可复制,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的基层文化氛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探索与实践中创新、拓展,我市走出了一条党委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全民积极参与,内容丰富、载体创新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精品迭出文学影视竞争妍

  2015年12月16日,第八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颁奖暨《中国作家》鄂尔多斯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我市隆重举行,王妹英的《山川记》、紫金的《泣血长城》、王若冰的《渭河传》等又一批优秀作品得到了大奖的肯定。颁奖之际,全国知名作家与鄂尔多斯文学界举行了座谈会,围绕“鄂尔多斯本地作家成长与文学艺术作品走出去”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会上文学火花碰撞,气氛颇为热烈。

  2007年,我市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创办设立“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设立八年来,评选出如张炜的《你在高原》、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关仁山的《麦河》等几十部优秀作品,部分作品又分别荣获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

  “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为鄂尔多斯本土作家打开了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将鄂尔多斯文学和鄂尔多斯作家推向了全国文坛。许多鄂尔多斯本土作家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屡屡获奖,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2012年至今,全市共有6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6部作品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总数位居自治区前列。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获鲁迅文学奖,填补了自治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除肖亦农外,布林、王茂荣、张秉毅、王万里等众多本土蒙汉文作家的作品,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市委书记白玉刚曾指出,以“鄂尔多斯”这样一个民族地区来冠名一个国家级的文学奖项,彰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理念和精神,引领和滋润了民族地区、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筑中华文化之魂的最强音。

  文艺璀璨缤纷,创作人才辈出,成绩有目共睹。市委、市政府继续施以“大手笔”,出台《鄂尔多斯市文学艺术精品奖奖励办法》,设立文学艺术精品奖重奖本土作家。鄂尔多斯市文学艺术精品奖是鄂尔多斯市政府文学艺术最高奖,主要表彰和奖励鄂尔多斯市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文艺工作者,最高奖金为一次性奖励税后人民币60万元。这必将大大激发鄂尔多斯市本土作家的创作热情,促进鄂尔多斯文学精品的创作,对繁荣地方文艺,提升鄂尔多斯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具有积极意义。

  文艺创作秀出实力,影视创作也崭露头角,二者犹如“双生花”般竞相争妍。

  2012年,电视剧《生死依托》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以鄂尔多斯为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对于生动地展现鄂尔多斯新农合改革的主要进程,乃至新农村建设的历程,进而形象地宣传鄂尔多斯,对树立鄂尔多斯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5年12月11日至19日,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风暴》在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黄金档热播,该剧以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作为宏大的叙事背景,通过塔拉、桑杰以及诺丽玛三个出身不同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全景展现了鄂尔多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描绘出草原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以及面对日寇入侵抛弃个人成见、携手保卫家园的民族大义。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以“鄂尔多斯”为关键词,或是“鄂尔多斯制造”的影视作品,不仅数量上大幅增加,质量也愈发过硬,可谓“有口皆碑”,不少影视作品在全国影坛上崭露头角。鄂尔多斯市创作生产了《鄂尔多斯风暴》《鄂尔多斯情愫》《生死依托》等电视剧,其中反映鄂尔多斯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改革题材的电视剧《生死依托》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为题材的电影《漫瀚调》入选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优秀新片展映单元”,受到广泛好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故事片《回乡种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周年重点国产影片”展映中被选为“建国65周年重点推介国产影片”,这也是2014年内蒙古唯一入选作品。由我市联合投资的电影《警察日记》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影片奖,并成为唯一入围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如今,我市不仅成功引进50多家影视企业,而且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影视作品,正以傲人之姿向国人展示着鄂尔多斯的厚重文化。

   百花齐放文艺形式品样多

  有人说,文学艺术是否繁荣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学艺术的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今天的鄂尔多斯,实力厚重,活力充盈,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的源泉。一些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通过微电影、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生产了一大批反映鄂尔多斯地方特色、民族特点、时代精神和鄂尔多斯人优秀精神品格的优秀作品,为外界认识鄂尔多斯搭建了新载体、开拓了新领域、提供了新平台。

  2015年9月21日至23日,首届鄂尔多斯微电影节举行。期间,《豪猪式爱情》《善缘》《嬗变》《闫占彪》《森吉德玛》《青春之城2——一路向前》《二少爷招兵》《背起妈妈出嫁》等多部微电影展映,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最终在微电影节上斩获奖项。首届鄂尔多斯微电影节不只是一场微电影的盛会,而是通过微电影,为鄂尔多斯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加强鄂尔多斯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展现鄂尔多斯文化的多样性与接纳能力。此外,微电影节还为影视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助推了大众创作本土微电影的风潮。

  当前,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5个亿,占网民总体的42.6%,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49亿,占网民总数42%。

  鄂尔多斯的网络文艺具有明显的草根性、地域性的特征。涵微文《鄂尔多斯和谁有一毛钱的关系》《对不起了,因为我是鄂尔多斯人》等网络文学作品把自己爱我家乡、爱我鄂尔多斯的情怀表露无遗,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网络文学作品《一碗面温暖一座城》刷遍了整个微信朋友圈,成为鄂尔多斯2015年整个秋季的全民话题,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正能量。网名“喇嘛哥”的一位网络文学作者无疑是鄂尔多斯网络文学的一张靓丽名片,他的描写中年人生感悟的网络文章《等我把话说话》《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忘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等十几篇文章,通过《海外华人选刊》《读者文摘》《水木文摘》《人民日报》等大平台转发,点击量都超过了一千万次,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他参与撰写的《鄂尔多斯人》《重要的话说三遍,鄂尔多斯不仅只是大草原》等网络文学作品,以其朴实、幽默的网络语言,让外界认识了一个美丽、富饶、文明的鄂尔多斯,认识了一群淳朴、热情、勤劳的鄂尔多斯人,引起了全社会共鸣,点击量超过了一千万次。

  剧目纷呈舞台艺术放异彩

  2015年7月—10月,新版鄂尔多斯大型民族舞剧《森吉德玛》作为驻场剧目在鄂尔多斯大剧院演出。舞剧的旋律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凄恻柔婉,演员们通过优美曼妙的舞姿、细腻到位的表情,精彩演绎了纯洁、美丽的森吉德玛形象,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期间共演出88场,观演民众达2万多名,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鄂尔多斯的“现象级”剧目。

  三十年后重排《森吉德玛》,亮相便是惊艳。然而让人惊艳的不只于此,精心打磨后的《森吉德玛》只是鄂尔多斯诸多精彩剧目中的一例。近年来,全市专业艺术院团新创重点剧(节)目31台,排演各类晚会50多台,创作音乐、舞蹈、曲艺作品510多件,一批舞台艺术作品在区(省)级以上重大文化艺术门类比赛、评奖活动中获奖,共获国家级集体大奖4项,获国家级单项奖48项,获自治区级集体大奖30项,获自治区级单项奖150项。仅2015年,我市就完成了民歌集萃《鄂尔多斯风》《内蒙古草原情》《相聚内蒙古·共圆中国梦》和城市宣传片《鄂尔多斯一家人》的制作、发行以及蒙古族群舞《圣火欢歌》、呼麦《成吉思汗》、男女四重唱《故乡》等8件新创音乐、舞蹈、杂技作品的排练演出工作,并组织完成《漠魂》《森吉德玛》《不落的太阳》等民族舞剧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

  为了繁荣舞台艺术,我市不断加强专业文艺院团队伍建设,取得了优秀成果。全市6支乌兰牧骑全部进入一类乌兰牧骑先进行列,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保持了在全区的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我市拟定了《鄂尔多斯市扶持国有文艺团体艺术创作生产办法》,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国有文艺团体艺术创作、交流演出及人才培养。2015年,完成对我市四个乌兰牧骑为期1个月的业务辅导培训工作;组织了5个专业文艺团体参加了全区乌兰牧骑舞蹈编导人员培训班;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自治区小戏小品表演人才培训、中西部戏剧创作研讨会、国家艺术基金等培训项目。

  剧目演出不局限于市内,眼光放诸内蒙古乃至世界舞台。全市各级艺术团体积极拓宽国际国内演出市场,先后出访美国、日本、蒙古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进一步拓宽了演出市场,增加了演出收入,为宣传内蒙古,提升鄂尔多斯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原创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和漫瀚调音乐剧《海红酸海红甜》等5部剧目参加了第十二届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巡)演活动,其中舞剧《不落的太阳》、儿童剧《星星之子》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入选剧(节)目奖;小戏《守护者》《黄羊的歌》,小品《手机惹的祸》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全区乌兰牧骑(院团)蒙汉语小戏小品入选作品奖。2014年,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大型原创舞蹈诗《鄂尔多斯婚礼》,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表演中心及华盛顿周边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蒙古象棋传说》参加了蒙古国2014年格根木扎国际蒙古语戏剧节大赛,荣获歌剧类“杰出贡献奖”,并荣获“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舞台美术设计奖”三项单项奖。2015年,乌审旗乌兰牧骑《黑段子坎肩》赴蒙古国成功演出,并赢得一致好评。

  注重民族特色,突出民族地域特点,鄂尔多斯继续在挖掘民族特色文化的道路上行进,舞台艺术的光芒愈加耀眼夺目。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正是风起扬帆时,当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战线全力推动,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不懈努力,民众自觉参与,多方力量的汇聚,必能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再创佳绩,鄂尔多斯文艺百花园必将更加靓丽鲜艳,鄂尔多斯的文化底色必将更加厚重浓烈。(记者池小花)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