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打造新名片 “鄂尔多斯文艺风暴”席卷全国

28.01.2016  17:20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28日电 不久前,30集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风暴》席卷荧屏,引发了追剧热潮,在全国掀起一场“鄂尔多斯风暴”。

    其实,“鄂尔多斯风暴”由来已久,并非一日而成。鄂尔多斯文学艺术事业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具备了掀起“风暴”的底气和实力,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爆发,《鄂尔多斯风暴》便是契机。可以说,“鄂尔多斯风暴”实则是“鄂尔多斯文艺风暴”。藉由这场“风暴”,鄂尔多斯文艺再次跃入大众视线,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可。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连续出台《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艺术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关于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扶持政策,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下,全市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创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产生了一大批为大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作者,不少获得了国家、自治区级奖项。多年精心浇灌,使得鄂尔多斯这片沃土上,芳华满园、万紫千红。

    五级网络 “精神大餐”惠全民

    2013年11月,鄂尔多斯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是鄂尔多斯市文化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重要节点,含金量不言而喻。

    为了给这块“招牌”着上鲜艳的色彩,鄂尔多斯市紧握妙笔,灵动游弋于全盘之上,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创了以市、旗两级为骨干,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和嘎查村为基础,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和民间组织为延伸,流动文化为枢纽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五级网络,落点在惠民,意义也在惠民。这个独创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把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文化户和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让这一份“精神大餐”全方位惠及于民,360度无死角。

    “固定”阵地建设成效卓著。市和旗区均建有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全市博物馆(纪念馆)30座。全市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使用功能都实现了“十个一”要求。全市906个行政嘎查村和社区全部建有文化室,70%的嘎查村文化室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实现了“四个一”要求。9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实现了“七个一”要求。60%的嘎查村实现了文明嘎查村“十五个一”建设标准。

    “流动”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各级文化服务机构就近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文艺表演、文物展陈、书画摄影展览,举办“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文化节(那达慕)”、民族民间专题“文化日”达3000场次;全市1013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市人均每周参加文化活动在5小时以上;流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和电影站把文化送到每一个角落,乌兰牧骑每年为基层巡回演出百场以上;“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掌上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细致体贴的措施让百姓们的数字化生活新鲜多彩。

    民间自办组织结出硕果。全市娱乐型、文艺型、知识型、科技型等各类家庭文化户达1万多户,“文化独贵龙”、民间艺术团、民间文化协会近千支,建成了“城镇10分钟文化圈、农村2公里文化圈、牧区10公里文化圈”。鄂托克前旗民俗文化协会组织了“千人四胡演奏队”、“千人三弦演奏队”和“千人筷子舞队”;乌审旗的马头琴交响乐团和“千人马头琴演奏队”等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为听众送上一场国际化的艺术盛宴。

    2011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鄂尔多斯市累计完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139万平方米,人均0.69平方米。全市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覆盖率、收益率均达100%。成功创建了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成为全国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创新不止,脚步不停。在已有的体系之上,鄂尔多斯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积极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鼓励、扶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供给。2015年8月份,出台了《鄂尔多斯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扶持文化类民办非营利组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促进文化类民办非营利组织繁荣发展,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015年9月16日至17日,全区基层文化建设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推进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度认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宫秉祥对鄂尔多斯基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鄂尔多斯市的基层文化建设有特点、接地气、可复制,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的基层文化氛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探索与实践中创新、拓展,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党委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全民积极参与,内容丰富、载体创新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