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精准施策真抓实干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06.01.2016  12:30

  松山区是自治区级贫困县、革命老区旗县,总人口5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6万人,今年可稳定脱贫1.4万人,剩余2.46万人,约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0%。松山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扶贫要求,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松山区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一票否决。认真制定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到每一个村、每一户,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督查考核到位、追责问责到位。

  二、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优先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

  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决定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扶贫工程,抓“十个全覆盖”就是抓脱贫工程。工程实施两年来,有力改善了农村基础条件,有力促进了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松山区要继续把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将50户以上的贫困自然村全部列入“十个全覆盖”工程覆盖范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加强贫困村的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教育卫生事业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统筹实施易地搬迁,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第一仗

  中央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场仗,要求务必首战告捷。松山区地域东西狭长,中部发展较好,两头比较落后,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偏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难以实现就地脱贫。松山区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对纳入收缩转移规划的50户以下的自然村和50户以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庄,分年度有序实施搬迁。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向城镇、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生存条件较好的村转移集中,配套发展增收产业和就业岗位,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大力扶持发展脱贫致富产业

  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举措和长久之计。中央明确给予贫困旗县区更大扶贫资金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松山区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的原则,把“三到村三到户”、革命老区建设等扶贫专项资金、现代农业、水利、林业等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使用,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生猪、肉牛、肉羊、林果业等优势产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可以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确保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做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

  五、统筹各方面力量抓扶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突出抓好自治区省级领导联系贫困县的对接落实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继续组织区直单位、驻区条管部门、限上企业包扶贫困村,充分发挥驻村包扶干部的作用,深入村户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群众,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让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苦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采取“一对一”的模式,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谋划增收产业,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松山区将以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会议精神为契机,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明确的思路、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严明的纪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力争率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向市委、市政府和松山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