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潘志荣:达茂草原上的双语检察官

16.12.2015  10:23

  在达茂草原上,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走羊盘、进毡房、寻访牧户、踏贫问寒、处理纠纷、查办案件,虽是汉族却说得一口流利的蒙语,用蒙汉双语让牧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所办610多起案件无一起冤假错案;作为“游牧”检察官,走访了全旗一半以上牧户,辖区内的民情早已烂熟于心,写下了84000多字的《民情日记》;被称作“一叫通”,始终兑现24小时不关手机承诺,对牧民朋友有求必应。

 

 

   潘志荣(中)与干警一起深入牧区为牧民普法。高顺华  摄

  他,就是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派驻满都拉口岸检察室兼希拉穆仁检察室主任潘志荣。

  “要想干好工作,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脚下的泥土越多,离牧民的心就越近。”——潘志荣

  “禁牧补贴款领到了吗?

  “发放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最近家里有什么烦心事吗?

  ……

  在图布沁家,身子稍一暖和后,潘志荣就盘腿坐在炕上,拿出笔记本,和图布沁聊起正事。

  今年11月底,连降大雪,巴音花镇吉忽龙图嘎查的牧民图布沁家距离旗里近110公里。平时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潘志荣当天快近中午才赶到。详细记录了图布沁家近况,粒米未沾的老潘踏上了返程。

  老潘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基层农牧区,几乎每户牧民的蒙古包里和草场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个牧民的手中都拿着印有潘志荣手机号的蒙汉双语“检民联系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游牧”检察官。

  能被称之为“游牧”检察官,可不仅仅因为老潘跑得勤,而是因为谁家的情况他都了解,哪片草长的好,谁家搬了新牧点,哪片围栏是牧民自己搭的……潘志荣心里都一清二楚。群众的诉求和案件线索大部分都是他走出来的。潘志荣将走访牧户的情况记录在“民情日记”上。他获得的很多线索经过查证后,成为打击侵害牧民利益的职务犯罪分子的利剑,潘志荣也因此成为当地牧民心中公正司法的象征。

  2012年8月,老潘接到银盖河牧民付某的电话:我邻居在我家的草场上建了房和羊圈,还挖了两个鱼塘。我跟他10年没说过话了。

  就是这通电话,让潘志荣第一次走进这座“四脚落地”的小土房。那时候,小土房挨着羊圈,圈里稀稀拉拉窝着十几只羊。推门进去一聊,潘志荣便挪不动脚了。原来,老付家与小王家是老邻居,两家承包的草场也相邻,从2002年开始,小王在老付家的草场上连续建起了房屋、羊圈和两个鱼塘,两家矛盾越积越深,苏木和嘎查的领导多次协商解决也没个结果,10余年的积怨一触即发。从小在牧区长大的潘志荣明白,草场是牧民的“命根子”,他决定帮两家解开这个系了多年的心疙瘩。

  刚开始,小王根本不愿意谈,看他来了,就骑上摩托车走了,潘志荣也不急,就吃住在牧点,还帮小王养羊喂鱼。一连两天,小王看潘志荣来真的,有点沉不住气了。找到潘志荣就问,到底要咋?潘志荣不慌不忙,“我只是想帮你们牵个线,你听我说说,说得不对,我就走。”潘志荣从两家的生活状况入手,在情理法上与小王进行了耐心交流。

  “你日子过得还可以,看看老付过得多难。远亲不如近邻,你不帮他,还忍心占他便宜?况且,从法律上说,你是违法的,也应该给人家退回去。”潘志荣的一席话,换来了小王的真心话:“和你说实话吧,你真心实意为牧民办案,为百姓办事的名声我早就听过。我知道自己这事儿理亏,更怕扛不住你的协调,所以起初躲着不敢见你,回来后本想还来横的,但想不到最终还是架不住你的劝解。行啦!你说咋办,我听你的。

  最终,小王同意从自己的草场中划拨一块草坡给老付,补偿其因住房、羊圈和鱼塘所占用的老付的草场,双方握手言和,长达10余年的草场纠纷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30年间,这个“游牧”检察官走遍了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牧场牧点980多个。达茂旗地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仅牧民就有6600多户,潘志荣走羊盘、进毡包,巡访过的牧户约3400多个,占到一半。

  “蒙语像一把钥匙,通过它可以打开草原牧民的心扉。” ——潘志荣

  53岁的老潘非常热爱他的检察事业。在达茂旗检察院,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达茂旗检察院的蒙汉双语检察业务专家,双语检察人员都需经过他这个汉族检察官的培训后才能上岗。在他的带动下,蒙汉双语诉讼成为达茂检察的品牌。

  潘志荣虽然是个汉族,但他从小跟蒙古族牧民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就学会了说蒙古语。参加工作后,在与牧民一次次的深入接触后,老潘感到自己掌握的蒙古语距离做专业的法律蒙语翻译还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为了解释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术语,他和同事对着牧民当事人连比划带表演了好半天,结果对方还是眉头紧锁,不理解法律词汇,急得人满头大汗,潘志荣心想:“这样怎能办成事啊,太费劲了,草原深处的牧民群众需要了解法律,必须学好蒙语,要不然很多工作根本干不成。

  凭着一腔草原情怀,“”老潘和自己较上了劲儿,他借来《蒙汉词典》,开始了长期的朝五晚十的学习过程。翻字典、背词根、学发音、练口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精进蒙语方面。潘志荣的案头有一本被翻得破烂、卷边、没了封面也看不到书名的《蒙汉字典》。20多年来,字典翻烂了,他也成了一本“活字典”。以前在满都拉口岸检察室当过内勤的苏德莫日根说:“在字典里找不到的,去问潘主任,他总能给出准确答案,并告诉我出处。”如今,他的蒙语地道得能逃过草原最深处牧民的耳朵,他一开口,大家都把他当成纯正的蒙古族看待。

  蒙古语像一把钥匙,为潘志荣打开了草原牧民的心门,但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进牧民的内心,潘志荣知道,“药引子”靠的是真心换真心。

  2011年,潘志荣接办了一起抢劫案件,3名犯罪嫌疑人都是蒙古族,用汉语交流困难,并且3个年轻人心里存在抵触情绪,根本不配合。除了用蒙语交流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还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和他们交心,才能有突破口。

  开始讯问时,老潘带有达茂发音的蒙语一说出口,3个人的面部表情就放松了一点。潘志荣一看有戏,话锋一转,没有让他们立刻交代犯罪事实,而是先聊起了家庭情况,生活是否困难,并帮助他们分析未来的生活等,入情入理的话让犯罪嫌疑人默默低下了头,接下来,他们毫无保留地交代了案情。这一结果,是纯正地道的蒙语的功劳,更是充满情感的潘式“话疗”法换来了犯罪嫌疑人的认可。

  事后3名嫌疑人说:“潘检察官的蒙语听上去很亲切,他态度好,没有瞧不起我。以后我会好好做人,再也不干违法的事了”。

  “法律有时是冰冷的,但如果一个检察官的心是热的,就可以用法律的睿智照亮草原牧民的世界。”——潘志荣

  在善良的牧民心里,潘志荣有一颗世上最柔韧的侠心;在犯罪分子那里,潘志荣却有一张冰冷倔强的铁面。潘志荣参加工作30年来共办理案件610多件,大到杀人案,小到刚够刑事责任的盗窃案,凡提起公诉的案件无一起做无罪判决,检察院及纪检部门没接到过一起针对他的申诉或举报。

  老潘对案件做到了吹毛求疵,他是这样说的:“一点失误,对司法人员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对牧民的伤害是极大的,对民族团结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众多案件中,一件非法占用草场案,开创了达茂旗在案发地开庭的先例。

  在潘志荣看来,草场就是达茂旗的颜面,任何破坏行为都绝不允许。2013年6月份,他巡访至巴音花镇白彦敖包嘎查,有牧民问他,有人把草场开垦成耕地种庄稼了,你管不管?他当然要管。潘志荣带着干警来到王某兄弟的近150亩草场,远远望去,玉米、油葵都长出来快半尺高了,长长地连成一片,与周边低矮稀疏的草场形成鲜明的对比。

  潘志荣所看到的这片草场位于开林河的上游,用当地牧民的话来讲,“水好,土也好”,因此也成为被偷垦的重点区域。

  让更多的农牧民认识到草场保护的重要性,恐怕比处罚当事人更为重要。有没有好办法呢?潘志荣思来想去,琢磨出个现场开庭的主意来。在他的建议下,达茂旗法院首次将庭审搬到了草场上,达茂旗检察院也是首次在案发地对非法占用草场案件出庭支持公诉。旁听席上,坐满了当地的牧民和人大代表。

  当事人以为:“草场都是我的,我种草还是种菜还不是由我说了算?哪知道后果原来这么严重?

  庭审完毕,潘志荣与巴音花镇人大代表和20多户牧民在案发地进行了座谈,深入分析了破坏草场的严重危害性和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意义。“草场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作为草原的儿女,我们应该心生感恩,懂得爱护,怎么能为了一己私利就去破坏呢……”入情入理的话语,为当地牧民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潘的绰号很多,“游牧检察官”“草原守望者”“活字典”“蒙汉通”……在众多绰号当中,潘志荣只钟情一个:“一叫通”,因为他觉着这是老百姓对他的最高赞誉。

  托亚的老阿爸老阿妈在镇里生活不下去了,想回牧区,但家里的草场上缺水,问他可不可以帮忙打口井?

  热德那的姥爷57年前将自己的牲畜并入生产大队,本来应该享受30万的畜股报酬,但拿到手20万以后就没影儿了,问他能不能给追回来?

  牧民买草料没钱了,让他先给拿上点。

  ……

  诸如此类的事情一桩接一桩,潘志荣义不容辞。最终,凭着他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凭着他对牧民的深厚感情,带着满腔的热心、耐心和同情心,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一遍又一遍做工作,最后竟然都给解决了。

  而他自己,一件羽绒服穿了8年,袖子上破了个洞往出钻毛絮,他就用透明胶带贴住接着穿;给儿子买运动鞋,为了能让他多穿两年,专门买大一两个号的,让他垫了3层鞋垫穿…… “潘志荣同志注意研究工作方法,不坐堂办案,不机械执法,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鲜活的司法理念引领执法办案,值得全市检察干警借鉴学习。”包头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乔青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