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离退休老同志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点赞

23.09.2015  11:04

  原标题:省级离退休老同志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点赞

  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9月17日到18日,张佐才、张鹤松、包文发、王秀梅、王尚罗、奇英成、肖黎声、邢宝玉8位省级离退休老同志,在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的统一组织下深入乌兰察布市,观摩调研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情况,切身感受这项民生工程给农村牧区带来的新变化。

  9月17日上午,尽管乌兰察布市下着小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老同志们观摩的热情。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复兴乡大同营村,他们听取了村干部关于该村街巷硬化、危房改造情况的介绍,参观了村“走西口”陈列馆和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了解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只有62户、285人的大同营村,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拆除闲置房屋12户36间,整修凉房138间1350平方米,维修院墙900延长米,为住户房屋换了瓦,加固了墙体、更换了门窗,新修了剧场、陈列室、展览室、小型喷泉,还结合走西口文化积极打造走西口文化村。

  在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大哈拉村,村民李芬正在自家新开的超市中忙着卖货。去年,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他们家拆掉了原来的土房,新建了3间80多平方米的砖房,利用紧邻广场的条件开起了超市。李芬指着超市的货架说:“这些货架都是村里给提供的。我家连正房带院子,整个建下来,自己只花了13万元,政府给补贴的也不少。现在我和老伴种着25亩地,养着十几只羊,加上超市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挣个五六万。再过一两年,我们就能领养老金了。”

  观摩中,从卓资县大同营村到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从巴音塔拉镇大哈拉村到兴和县城关镇西关村,观摩的每一个村庄里,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一处处粉刷一新的院落,特别是村民们脸上流露出的幸福的笑容,都让老同志们深感振奋、感慨颇深。

  张佐才曾经在乌兰察布市工作过一段时间,看到农村的新面貌,他高兴地说:“过去,乌兰察布市农村到处是破旧的土房和土路,现在每个村子都这么整齐干净,村里修了水泥路,有了超市、卫生室,通水、通电视,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养老医疗都有了保障,这充分说明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深得民心的,希望自治区党委、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把这项民生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

  包文发曾经在财政部门工作,每到一个村,他都会详细询问村干部“十个全覆盖”的投入情况以及村民收入情况,并不时在小本子上做记录。包文发说:“乌兰察布市过去留给我的印象是农业最弱,基本上靠天吃饭;农村最差,土房土路环境破烂;农民最苦,收入低。参观以后我发现,‘十个全覆盖’让这里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浇地多了,农业由弱变强了;土路硬化了,土房变成了砖瓦房,院墙粉刷了,农村就像小城镇,变得更美了;过去农民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普遍达到七八千元,还有的地方超过1万元,农民变富了;过去农民随地吐痰、扔垃圾、大小便,现在建了公厕,村民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过去村民没有活动场地,现在小广场、文化室一应俱全,村民们的生活大变样了。希望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再接再厉,坚持下去,把农村牧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肖黎声每到一处,都要用手机拍下村子里的各种照片和资料。接受记者采访时肖黎声说:“‘十个全覆盖’是一项实实在在为农牧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让农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让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深层发展问题,在政策上、机制上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改变面貌,让农业实现大发展。”

  陪同观摩的乌兰察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志强介绍,乌兰察布市从2014年开始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对1028个行政村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占行政村总数的78%。

  一路观摩,一路赞叹,一路思考,老领导们一致认为,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出台惠民利民政策,让人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己所能支持好在职领导的工作,为自治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助力加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记者苏永生  )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