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把“十个全覆盖”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访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罗志虎、市长张利平

08.09.2015  10:20

  原标题:民心工程就是发展工程

  “六大任务”是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的必然之举、现实之需。呼伦贝尔针对“六大任务”,提早部署、提早谋划,明确责任、自我加压。通过建立机制、加强调度、列出清单、严格督查四项举措,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分阶段、按步骤、有序推进。日前,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罗志虎、市长张利平,就贯彻落实六大重点工作任务,特别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思路举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访谈] 坚决把“十个全覆盖”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重大部署,是内蒙古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规模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工程、德政工程,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

  呼伦贝尔市委、政府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作为办实事、解民忧的头号工程,确定了统筹谋划、梯次推进,争分夺秒、集中攻坚,发动群众、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举全市之力抓好落实。2014年,全市完成了424个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占三年总任务量的35%,完成投资15.67亿元,为自治区下达全市任务的120%。今年,呼伦贝尔市委、政府自加压力,将任务量调整为当年完成3年总任务的45%以上,累计完成总任务量的80%,实现543个嘎查村全覆盖,重点打造50个市级示范嘎查村。截至8月末,全市已完成各类投资40.33亿元,超计划完成19.69亿元,又有424个行政嘎查村(场、队)实现全覆盖,占计划的78%。

  一是建立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针对“十个全覆盖”工程,呼伦贝尔市委、政府提早布置、提早谋划,明确责任、自我加压,形成了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围。一是落实责任。建立一整套领导包联、专项推进的工作机制,每个市级领导盯住一个旗市,明确责任分工、强抓工作落实。二是加强调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个全覆盖”工程,接连部署,密集调度,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工程调度会议、工作协调会议等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会议达17次,研究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三是列出清单,分解每个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倒排任务、倒逼进度,不断把项目往前推进。四是严格督查,进一步完善巡回检查、现场观摩、激励问责等制度,成立了专项督查组,由市级领导带队,全程开展跟踪督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分阶段、按步骤、有序推进。

  二是集中力量开展“百日攻坚”。针对呼伦贝尔施工期短的特点,从6月份到8月底,集中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一个村一个村推进,一项任务一项任务落实,能够今年完成的要确保完成,做到不缺项、保底数,全程跟踪推进,不完工不撤离。

  自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市级领导密集深入旗市区现场督查指导,党政主要领导平均每周下乡督查指导2次,现场提要求、定时限、压担子,帮助各旗市区、各部门捋思路,想办法。各旗市区四大班子全员出动,轮流坐镇现场指挥,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亲临一线、蹲点督战,将每一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立下“军令状”,明确任务清单,分兵把口,全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重点推进整线整路建设。在推进过程中,由公路沿线向两边纵深推进,对主要公路沿线的行政嘎查村和自然村进行整体推进,切实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项,不搞“半拉子”工程,项目一经开工,各方面分头行动、集中建设,一次性补齐欠缺项目,不留死角,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集中开展了主要公路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加大公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林区、垦区等破旧房屋进行拆除,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呼伦贝尔市农区牧区垦区林区都有分布。因此,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农区,以整村推进、分类打造为基本模式,全面完成十项工程基础上,同步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四化同步”,建广场、建边沟、建院墙“三建配套”。比如在建设围墙方面,采取由政府统一提供红砖、砂石料,地基和砌筑人工由村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在牧区,在苏木镇所在地或距离城镇较近的中心嘎查,采取多个嘎查联合建设形式,实现“十个全覆盖”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开展人畜分离工作,一方面,把产业引领、环境整治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升级和人畜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十个全覆盖”工作路子,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牲畜的集中规模化养殖,实现“人畜大分离”。另一方面,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农牧民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的“人畜小分离”模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在林区,结合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和林场布局的实际情况,结合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和深山远山职工居民搬迁工作,对工程范围内的房屋宜拆则拆、宜修则修,统筹推进林区“十个全覆盖”,实现林区面貌的根本性转变。在垦区,发挥垦区兵团作战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发动组织产业工人,结合连队撤并、垦区沿线破旧房屋拆除,进行集镇化改造,启动了夏日小镇、甘河、巴彦等一批新兴小镇,8000户迁入新居,今年开工建设的海拉尔垦区家园、陶海、特尼河等小镇建设,可安置职工3000户。同时,紧紧围绕人畜分离、房屋改造、道路建设、院落整治、环境改善等重点难点问题,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使垦区破旧房屋、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彻彻底底的变化。农垦集团2年时间投资3.24亿元,建设18个规模化养殖场、8个肉牛场、25个肉羊场,从根本上解决“人畜不分”、“人草不分”的问题。

  五是干部下基层引领带动。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五级示范抓引领的首要任务,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3218支引领工作队、14137名引领员,深入联系点,与驻镇、村工作推进组的同志形成合力。结合自治区正在开展的万名干部下基层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各级引领队集中两年的时间驻村入户,掌握第一手情况,查找问题,强化调度,强力推进。市委对各级引领队员和下基层干部提出了“六问三看”的指导意见,即“一问规划有没有、二问十项工程推进得怎么样、三问村容村貌整治了没有、四问包村包户干部来了没有、五问群众组织发动了没有、六问工作推进是不是‘争分夺秒’”,“一看工程进度、二看村容场貌变化的程度、三看组织发动群众的程度”,对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工作进展迟缓的地区要进行约谈、问责。“六问三看”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引领队下基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推动了“十个全覆盖”任务的深入落实。

  六是充分调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动员农牧民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实施和监督,投工投劳,按照方案群众酝酿、项目群众决定、办法群众提出、建设群众为主、质量群众监督的办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针对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秋收任务重,人力紧张的实际情况,动员军警部队官兵,动员市直机关青年志愿者深入场队,地企协作,昼夜加班,开展集中,重点突破,支援农垦公司“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七是着力形成建管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对已完成覆盖的村庄年内建立符合村情、较为成熟、切实可行的工程长效管理制度。按照市级补助、旗市配套、村级少量筹资的方式,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补贴资金,用于嘎查村街道清扫、垃圾处理等环境卫生工作,将专职保洁和群众门前包干两种模式有效结合,目前,各旗市区都加大了嘎查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建立村级环境卫生保洁管理长效机制,健全“乡镇主导、村组管理、村民门前三包、保洁员清扫”制度,确保环境卫生有人抓、有人管,实现嘎查村屯卫生环境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实现“村容整洁、庭院干净”。(记者 吴海龙 张俊在 李玉琢 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