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精准刨穷根 攻坚辟富路

16.02.2016  17:36

通辽:精准刨穷根 攻坚辟富路

 

十二五”以来,通辽市紧紧抓住被列为自治区新一轮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机遇,将扶贫开发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从更高层面、以更大力度、在更宽领域加快实施扶贫开发,并连续3年以市委1号文件下发《通辽市扶贫开发行动计划》,先后选派2000多名干部驻村帮扶。同时,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实施“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吸引社会资金,共整合资金项目120多亿元,通过扶持产业、搬迁转移、生态补偿、教育脱贫和政策兜底等措施精准发力,目前已扶持31.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紧抓源头在精准帮扶上狠下功夫

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将扶贫开发“”到最需要的人,“”到最关键的点上。狠抓建档立卡、贫困识别等精准扶贫源头工作,结合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录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管理平台,截至2014年底,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建档立卡。落实“瞄准”机制,创建了全区首家扶贫信息化管理平台,市旗镇三级联网实时动态监控,逐人逐户建档立卡,实现了台帐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摸清真贫之人、摸透真贫之因、明确真扶之策、落实真扶之责,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44.6万减少到13.5万人。

压实“帮扶”责任,开展了2000名干部下基层“点对点”“面对面”扶贫增收活动,连续4年选派2000名干部驻村扶贫,实施“一对一、一包一、一管十”制度,市领导每人帮扶1个贫困旗,处级领导每人包扶1个贫困村,科级领导每人包扶10个贫困户,充分发挥包联干部自身优势作用,为贫困嘎查村、贫困户提供种养业先进技术和农副产品供求信息,确保贫困户真正受益。

实施“靶向疗法”,落实精准扶贫方案,包联干部进村入户摸实底、查实情;针对贫困现状,采取“扶、转、救、保”等措施,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量体裁衣,做到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干部跟着项目走,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扶贫干部与扶贫对象无缝对接。2015年投入“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8.48亿元,并与“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机结合,落实了户均1吨煤、贫困学生1万元补助、零就业家庭1人就业的“3个1”民生工程,使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基本改变。

突出重点在打造优势上量体裁衣

针对发展中存在的“南北差距”问题和南部科左中旗、奈曼旗、科左后旗、库伦旗还是国家级贫困旗的实际,该市紧紧抓住贫困重点区域,实施集中攻坚,加快推进产业创新、产业发展,坚持产业精准扶贫“输血”与“造血”并重。狠抓优势产业,打造南部“四点一带”绿色经济产业带,大力发展玉米、肉牛、荞麦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850万亩,贫困地区新增500万亩,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超过600元;通过实施科尔沁肉牛“万千百十”示范、万户母牛繁育、科尔沁肉牛种业基地、质量全程追溯等重点工程,带动全市肉牛存栏发展到302.4万头,比“十二五”初期增加113.8万头,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完成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500万亩,发展沙地葡萄、文冠果、灌木能源林、中药材等沙产业基地46万亩,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元。

狠抓重点旗县,2012年至2014年,该市将科左中旗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整合各类资金9.39亿元,通过强产业、促统筹、抓通道、建新房、全保障、给政策、强投入、大开放等举措,集中解决了科左中旗的特贫问题;从2015年开始,该市又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向奈曼旗转移,将新增财政扶贫资金、新增项目资金和市级统筹扶贫资金的1/3投向奈曼旗,3年内该旗每年上划税收中市级留成部分原则上都集中用于扶贫开发,去年共整合各类资金16亿元,扶持2.06万人实现脱贫。

狠抓庭院经济,首次将庭院经济作为扶贫增收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整合投入资金3亿元,实施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特色旅游项目村60个,探索出“小规模大群体”“山沙两区”立体种植和套种、乡村旅游富民等3类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同时与河北安国市开展药材产业合作,发展药材基地5万亩,还加入了全国药材销售网络。

狠抓利益联结,统筹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的关系,探索了蒙草抗旱产业联盟、邦杰公司6合1、余粮畜业股份合作等7种模式,使80%的产业化企业与基地农户缔结成合作关系,其中45%联结紧密,通过企业带动9.1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把握关键在创新投入机制上花大气力

实施精准扶贫,既需要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也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关键在于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

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通过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产生“1+N”的扶贫效应,有效解决了资金“摊薄”和“撒胡椒面”的问题。该市整合资金扶贫攻坚的典型案例,还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认可,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整合项目资金,制定了《整合支农支牧项目资金管理意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形成合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市级统筹部署,旗县各负其责,有效整合涉农资金。5年来,共整合农牧林水、公路交通、文教卫生、土地整理等行业资金85.7亿元,尤其是整合危土房改造资金30.91亿元,改造危土房14.8万户,有60万贫困群众喜迁新居。

撬动信贷投入,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特困户扶持和担保方式,不断增加金融信贷投入,先后与农业银行签订了《金融支持“三到”扶贫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农发行签订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商业银行广泛开展合作,将“三到村三到户”资金作为担保补偿金,按5至10倍的比例放大规模,现已累计投放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25.36亿元,其中2015年新增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13.23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236%,完成本级争取目标的153%。

加大财政投入,市旗两级财政每年投入1.8亿元以上,5年共投入9亿元。严格资金管理,制定了更严格、完善的管理机制,全面公开扶贫对象、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等情况,全过程审计监督、阳光作业。

合力攻坚在社会扶贫上做好大文章

始终把脱贫攻坚列为头等大事和头号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列入党政考核目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构建“大扶贫”格局。

通过完善定点包联机制,广泛开展了“10·17”全国扶贫日等活动,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省级领导和市级领导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联席会议等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定点包联。

通过压实包村联户责任,制定了干部下基层扶贫增收实施方案,在全市聘任义务监督员4350名,并选派包联干部组成435个包村扶贫工作队,实现贫困嘎查村、贫困户包扶工作全覆盖。落实“三到、三有、一管理”措施,包扶到村、到户、到人,有规划、有项目、有实效,实施台账式信息化管理,全程跟踪考核问效,对成效突出的提拨重用、记功奖励或通报表扬,对工作较差的通报批评。

通过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深化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企业帮扶,选派435位科局负责人、后备干部任嘎查村第一书记,660名企业家任名誉村主任;开展村企共建,积极倡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

通过落实群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五级示范抓引领、5000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逐级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引导广大农牧民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十三五”期间,该市扶贫开发工作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扶贫措施,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列入党政考核目标,从更高层面、在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统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提高“三到村三到户”精准度,抓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加快发展“四点一带”绿色经济产业带。该市计划整合投入资金200亿元,共扶持13.5万贫困人口,实施“两步走”发展战略,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扎鲁特旗和开鲁县2个自治区贫旗县脱贫摘帽;到2020年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4个国贫旗和2个自治区贫旗县全部摘帽。(内蒙古日报)